- 相關報道
- 【財新周刊】南蘇丹獨立一周年 與蘇丹分歧仍未決
- 【財新周刊】中石油蘇丹考驗
- 【財新周刊】南部正式獨立 蘇丹一分為二
- 【財新周刊】中石油面對蘇丹選擇題
- 【財新周刊】蘇丹南部公投 政局充滿懸念
- 【中國改革】江蘇丹陽:“一步到位的城鎮(zhèn)化”
- 蘇丹新內閣宣誓就職
- 習近平致電祝賀巴希爾再次當選蘇丹總統(tǒng)
- 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開始首次聯(lián)合訓練
- 武裝分子在南蘇丹綁架數十名兒童
- 俞正聲會見蘇丹全國大會黨代表團
- 李源潮出席第三屆中國-蘇丹執(zhí)政黨高層對話
- 郭金龍會見蘇丹全國大會黨代表團
- 蘇丹總統(tǒng)稱將如期舉行大選
- 習近平會見文萊蘇丹哈桑納爾
- 蘇丹總統(tǒng)巴希爾將在明年大選中競選連任
據新華社消息,南非比勒陀利亞高等法院14日簽署臨時禁令,限制蘇丹總統(tǒng)巴希爾離境。
蘇丹總統(tǒng)巴希爾14日出席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的非洲聯(lián)盟首腦會議。
南非人權組織“南部非洲訴訟中心”當天向比勒陀利亞高等法院發(fā)出請求,要求法院敦促南非政府作為《羅馬規(guī)約》締約國嚴格履約,對受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巴希爾發(fā)出逮捕令。比勒陀利亞高等法院決定15日審理該人權組織的請求,在此之前限制巴希爾離境。
巴希爾當天參加了非盟峰會開幕式和領導人合影等儀式,他本人和蘇丹政府尚未公開對南非法院的臨時禁令表態(tài)。
國際刑事法院在2009年3月對以戰(zhàn)爭罪、反人類罪為由對巴希爾發(fā)出通緝令。但這一通緝令遭到蘇丹政府強烈譴責和一些非洲國家的批評。津巴布韋總統(tǒng)穆加貝曾表示,國際刑事法院缺乏公正,是西方國家試圖干涉非洲國家內政的工具。他呼吁國際刑事法院《羅馬規(guī)約》的非洲締約國集體退約。
國際刑事法院是根據《羅馬規(guī)約》設立的永久性國際刑事裁判機構,于2002年7月在荷蘭海牙開始運作。(新華社記者 許林貴、張川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