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財新網】新冠疫情為全球心理疾病增添了新的重負。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北京大學第六醫(yī)院院長陸林近日在一次演講中提到,疫情使全球增加了1.6億抑郁癥及焦慮癥患者;在中國,近1/3居家隔離者出現(xiàn)抑郁、焦慮、失眠癥狀。他呼吁關注中國疫情時代下國民的心理健康問題,并強調抑郁癥、焦慮癥等心理疾病當前具備良好治療效果,公眾應加深對心理疾病的認識,及時預防和治療。
陸林提到,此次疫情使全球增加了7000萬抑郁癥患者,9000萬焦慮癥患者,失眠患者亦呈現(xiàn)翻倍態(tài)勢。心理疾病患者數量迅速攀升,無疑給全球心理健康帶來重大影響。根據2020年初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WHO)關于新冠疫情期對大眾心理健康影響的調查,創(chuàng)傷后應激性情感障礙(PTSD)在人群中發(fā)病率可達20%以上。在中國,有近1/3居家隔離者出現(xiàn)抑郁、焦慮、失眠癥狀。盡管大部分在疫情之后恢復健康,依舊有超過1/10的受調查者無法完全恢復正常。(參見財新周刊報道《新冠隱形傷痕》)
在WHO定義的400多種心理疾病中,抑郁障礙和焦慮障礙發(fā)病率很高。陸林表示,在中國,這兩種心理疾病的發(fā)病率均達7%左右。盡管中國心理疾病發(fā)病率在全球范圍并非很高,但其增長速度快、疾病人口基數大。陸林也提到,抑郁癥治療效果較好,其中70%-80%的患者可以有所改善。睡眠障礙同樣在人群中盛行,中國成年人當中有20%-30%中存在各種睡眠問題,其中需要到醫(yī)院醫(yī)治的高達15%。(參見財新周刊報道《拿什么拯救睡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