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財新網(wǎng)】每年的5月25日是世界預防中風日。一項最新研究提示吸煙、高鈉飲食、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、腎功能障礙、高血糖和高BMI,是導致中風的發(fā)病率和死亡率顯著增加的七個危險因素,并將在未來導致死亡人數(shù)繼續(xù)攀升。
腦卒中,俗稱中風,被視為“人類健康頭號殺手”,其中以缺血性腦卒中即人們常說的腦梗死最為常見,占比約為70%。它是由于腦血管血栓形成導致腦缺血而發(fā)生,是導致死亡和殘疾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5月17日,上海市第四人民醫(yī)院和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醫(yī)學期刊《神經(jīng)學》(Neurology)在線發(fā)表論文《全球缺血性腦卒中負擔危險因素分析及預測研究: 1990年-2030年》(Global Burden, Risk Factors Analysis, and Prediction Study of Ischemic Stroke, 1990–2030)。文章稱,缺血性腦卒中死亡負擔趨勢變化與七大危險因素有關(guān),包括吸煙、高鈉飲食、體重指數(shù)(BMI)高、收縮壓高、膽固醇(LDL-C)水平高、腎功能不全和空腹血糖水平高。該項研究還指出因為人口老齡化等原因,預測至2030年,歸因于七大危險因素的缺血性腦卒中死亡人數(shù)將從2019年的329萬攀升至490萬。